楞严经全文网
楞严经全文网
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
主页/ 佛教传播与发展/ 文章正文

佛法与儒学,不是毫无干系,而是能促进彼此共同发展?

导读:佛法与儒学,不是毫无干系,而是能促进彼此共同发展?佛法自传入以来,始终与儒学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两种文化始终在相互借鉴和批判中共同发展着,“不管就宋明‘新儒学’言,或者就‘人间佛教’说,二者都是...
佛法与儒学,不是毫无干系,而是能促进彼此共同发展?

佛法自传入以来,始终与儒学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两种文化始终在相互借鉴和批判中共同发展着,“不管就宋明‘新儒学’言,或者就‘人间佛教’说,二者都是佛教与儒学长期以来相互渗透、相互影响、相互吸收、相互融合的产物。”谭嗣同便是从佛法的要义和儒学的主旨出发,认为天地万物是不生不灭,无始无终的,是因为以太的无始无终所形成的。而以太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“唯识相分”。

之所以称宇宙构成是“以太”而不讲“识”,是因为“识”无始但有终。转识成智后,“识”便不复存在了。他根据“识”的这个属性,提出“《大学》盖唯识之宗也。”他认为《大学》的“八目”有多处与唯识宗的“八识”暗合。首先,谭嗣同说:“唯识之前五识,无能独也,必先转第八识;···佛之所谓知,意识转然后执识可转。”在这里,谭嗣同介绍了关于唯识宗“八识”(心法)的运行变化顺序,佛家认为常人都具备“八识”,“识”就是迷,是不觉悟,要通过修行将“识”转化为“智”才称得上有觉悟的人。

谭嗣同认为转识成智要从第六识(意识)开始,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与《大学》所讲的“致知”是一个道理。同时,他强调“致知者,万事之母”,“无论何事,要必自格致始,此之谓妙观察智。”意识转化为妙观察智与“格致”都是认识的开始,都会引起各自系统的变化发展,谭嗣同认为二者是一样的。其次,谭嗣同说:“第七识转而为平等性智,《大学》所谓诚意而意诚也。···惟平等然后无我,无我然后无所执而名为诚。”在他看来,第七识(末那识,也叫执识)转为平等性智的过程也就是《大学》所讲的“诚意”。佛家讲第七识支配着意识,由于它总是抓住“我”不放,也导致了第六识也不能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,故第七识又叫“意根”。

谭嗣同认为“执识”的产生形成了“我执”,与儒家所讲的“意”中有私欲,天理被蒙蔽是一样的。这样看来,只有强调“无我”与“诚”才能破我执、除私欲、还天理,从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的过程就是一个由“我执”到平等,“不诚”到“诚”的一个过程,故此过程与“诚意”是统一的。第三,谭嗣同说:“第八识转而为大圆镜智,《大学》所谓正心而心正也。佛之所谓藏,孔之所謂心。藏识转然后前五识不待转而自转。故曰:‘欲修其身者,必先正其心。’···心正者无心,亦无心所,无在而无不在,此之谓大圆镜智。”他认为第八识(阿赖耶识,也叫藏识)转为大圆镜智的过程也就是《大学》所讲的“正心”。

在谭嗣同看来,被我执所控制的心是一个在外漂泊的心,它流转不停,居无定所,苦不堪言,但倘若给心一个驻所,它会形成假相,并以假相为美,那么又会造成心的偏移,故真正的心就是本心,也就是无所存在,无处不存在的心。第四,谭嗣同说:“前五识转而为成所作智,《大学》所谓修身而身修也。佛之所谓眼耳鼻舌身,孔皆谓之身。”他认为第八识转识成智后,那么就达到了“仁”的标准,心正故前五识也就自动转为成所作智了,也就是作到了身修,而修身又是儒家所讲的“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开始,或者说是“外王”的开始,儒家强调“内圣”与“外王”的相互结合,只有这样,才能达到“止于至善”的境地。

而唯识宗作为传统佛教的一派,只探讨“心”“识”的转化和自身修养的提高,达到“五智”便功德圆满,而对于之后的政治理想和治理国家则漠不关心,故带有浓厚的出世主义色彩。谭嗣同不仅将唯识宗与儒学进行了相互比较,他还将华严宗的“五教”“四法界”同《大学》进行了糅合。首先,他说:“《华严》,小教小学也,非《大学》所用。其四教者八《大学》始教:‘必使学者即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,而益穷之’,始教也;‘以求至乎其极’,终教也;‘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’,顿教也;‘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,无不明矣’,圆教也。”华严宗判释迦牟尼一代教法为“五教”。

在谭嗣同看来,《大学》中朱熹采取程子的意思对格物致知所做的补文,与华严宗的“五教”在内容上是统一的。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是要使学习者对于天下的事物,都要根据自己已知的道理而深追究之,并求达到极点,下的功夫久了也就豁然开朗了,许多事物的里外粗精没有不知晓的了。谭嗣同将朱熹所讲的这段话分为四个部分,分别对应“五教”中的始教、终教、顿教、圆教,而将《华严》说成是“五教”中的小乘教。其次,谭嗣同认为《大学》与华严四法界也是统一的。

《大学》的“八目”形成了最完善的道德境界和“王道”之世,而华严宗也将世界的万事万物,即整个法界分为了四种法界。在谭嗣同看来,二者也是不谋而合的。总之,谭嗣同将《大学》与佛学的转识成智、五教、四法界等理论相等同,其目的是为了说明“六经”与佛经是相互融会贯通的,并最终在学术与宗教上形成大一统的局面,使纷而不专的众多文化造成的国民思想混乱的情形得到遏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