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全文网
楞严经全文网
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-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
主页/ 佛本生故事/ 文章正文

佛学:点燃佛灯融通功德海,诸恶莫作诸善奉行,用慈悲感化世人

导读:佛学:点燃佛灯融通功德海,诸恶莫作诸善奉行,用慈悲感化世人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有些事尽管看起来小,但却可能会改变别人的一生。我们看见乞丐,不要小瞧了自己手中的一元钱,一元钱也许就可以给他一顿饱餐,...
佛学:点燃佛灯融通功德海,诸恶莫作诸善奉行,用慈悲感化世人

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有些事尽管看起来小,但却可能会改变别人的一生。我们看见乞丐,不要小瞧了自己手中的一元钱,一元钱也许就可以给他一顿饱餐,给他一份活下去的勇气,给他一个奋斗的决心;不要小瞧一个善意的举动,对于我们来说,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,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具有莫大的意义。

做人不要总等着做大善,大善并没有那么多。山是一粒一粒微尘积聚而成的,微尘虽小,多了也能积土成丘;德行虽小,积累多了亦能成为道德高山。心量大起来,无论做什么,都广施德行,以助人为乐,成就他人为美。

做善事会形成习慣,一个人的善言善行会影响到周围人的言行。点燃佛灯的人越来越多,做善事的人越来越多,世界上的黑暗就会少一点,贫穷也会少ー点。

“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”,三岁孩儿虽道得,八十老翁行不得!三言两语看似清淡,实则十分厚利。日生一善念,目修一善行。一念善,则恶已远矣,一念恶,地獄就在眼前。心生善念,就是观音;心地清净,就是自在。

佛家大义并不是高高如天上明月,不可攀摘,日行一小善,其心便如明月般皎洁;佛家大义也并不是那浩东海,深不见底,请恶莫作,其胸怀便像那沧海般宽广。

佛法大义,不是故弄玄虚,不是文人咬文嚼字、寻章摘向的文字游戏。佛家大义在于知行合一。

圣严法师说:“佛的智慧是从慈悲心产生的,在成佛之前,一定要经菩萨阶段,作为修行的过,修行就是修慈悲心,发挥慈悲的精神。总悲心愈重,智慧愈高,烦恼就愈少。

所谓慈悲,就是为他人设想,常替他人处理问题,相对的,困扰自己的问题也会愈来愈少,那也就是有了者总悲不只是对需要帮助的人表达同情或关怀,还要清清楚楚地认知到他们的需要和痛苦。

慈悲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心,愿意付出一切的勇气和帮助苦难者减轻痛苦的行动。总悲心是能感知生的痛苦,希望所有众生获得快乐,并想帮助一切众生脱离痛苦,这样的心愿就是慈悲心。愿人都拥有一颗慈悲之心。

俗语云:“千般人,千般苦,苦苦不相同。”同是乞儿身,只因一念之差,却有如此生死悬殊的命运!想要脱离人生种种苦,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,必须从念心上努力,时时反省检讨,只起善念,不起恶念,才能愈走愈光明。

人生最可贵的事就是结善缘,结很简单,一个善念、一句赞美、一件善事、一个微笑、一点帮助,就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。人生追求的无非幸福和快乐,通向幸福和快乐的道路,不是岁月累积,也并非执着追求,而是珍惜遇到的每个人,每件物,每份壕;能为人着想,助人为乐,生活必然有所回情。

佛说,慈悲是佛道之根本。慈爱众生并给子快乐,称为慈;同感其苦,怜惘众生,并拔除其苦,称为悲。二者合称为慈悲。

千叶禅师通过慈悲之道感化将军,这比任何一件武器都更为有力,武器只能从外在制服人,无法从根本上去掉人的那恶,而总悲却能从心里感化人,让人得到心灵的震撼。

我们也应修炼一颗善良慈悲之心,让人生不再苦楚。当我们在实施善良时,感觉到自己已经够善良了,这时,应再坚持一些各良,再扩大一些善良,再延伸一些善良,忘掉自己在做善事,将善良坚持到底而形成习,那么这就是慈悲。慈悲是无我的境界,是对事物本来面目都了如指掌后的对矛盾的化解。